送吴令常甫之武平

送吴令常甫之武平朗读

朝廷重一邑,悼昔容备员。

自严荐举法,颇号近得贤。

仕者既择地,主恩那罄宣。

遐封暨恶壤,十必九弃捐。

武平杳何所,闽裔天南偏。

林密毒虺藏,吐瘴蟠长烟。

冬候气亦暖,里俗衣不绵。

旧令昨请代,阙榜张三铨。

无人议一往,常甫独不然。

丈夫志四海,岂安庐室边。

畏避属衰怯,我今幸壮年。

所寄有民社,勇去无山川。

吴天破新腊,雪片冲离筵。

阖坐劝别杯,情厚祷亦虔。

药饵慎勿疏,善保食与眠。

柂牙起惊涛,饯车散江壖。

吏民前涂奔,争迎上泷船。

到修府中谒,首低小侯前。

主人知才名,应以尘土怜。

下车转春首,讼未临婚田。

远人喜新君,有诉恐不先。

据案扫滞务,一决如流泉。

呼儿伴儿戏,邑事乐静便。

地宽人物稀,林实杂海鲜。

荔子委树旁,毛鱼不论钱。

饮食信云美,那肯事宴筵。

政休宁闲斋,空肠味陈编。

他人保无过,岁满犹自迁。

矧君资性好,进业补未全。

材长老松干,气强直弩弦。

坐养青云资,归着要路鞭。

君家新蔡后,清节能世传。

岂必因赏格,荐状期联翩。

鄙人忝末契,相识由童颠。

忧怀自足感,况复别绪缠。

君其慰我私,北鸿附新篇。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强至朗读
()

猜你喜欢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振笔长风浩呼哅。如何此卷仅矮幅,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

鳞爪攫拿势莫至,涛声在耳云荡胸。倬哉万松老居士,笔端具有造化工。

()

云捲霆驱号令行,苍梧城下动欢声。秋毫不犯民安业,不数条侯细柳营。

()

不畏穷愁只著书,幽栖风物近何如?断云疏雨吴王岘,竹瓦临江十尺庐。

()

逃吴辞楚无家住。解宝剑赠津父。十年间隶越鞭荆,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组练三千,白马素车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烟光紫处。

()

故人咫尺水东头,我欲见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静对莺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雾密锁城上楼。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

秋千索外阑干侧,一曲凝云花影直。

玉瓶风暖醉忘归,春水不分杨柳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