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遥亘西北。涿州百里近都门,北来南去无晨昏。
道边邮亭连古堠,时平不置官军守。土墙茆屋尽耕屯,半插青帘卖新酒。
牛车辚辚冲早寒,争先槁秸输县官。少年家家便骑射,雉兔如林不论价。
由来意气倾山冈,邂逅相逢肯相借。伐石为碑记古人,凄凉遗刻百年存。
摩挲三叹忆盛德,路人为指楼桑村。
涿州行。明代。杨士奇。 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遥亘西北。涿州百里近都门,北来南去无晨昏。道边邮亭连古堠,时平不置官军守。土墙茆屋尽耕屯,半插青帘卖新酒。牛车辚辚冲早寒,争先槁秸输县官。少年家家便骑射,雉兔如林不论价。由来意气倾山冈,邂逅相逢肯相借。伐石为碑记古人,凄凉遗刻百年存。摩挲三叹忆盛德,路人为指楼桑村。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江南意。明代。高启。 妾本南国姝,父母爱如珠。貌岂惭明镜,身才称短襦。学成采莲唱,晓出横塘上。舟小复身轻,随风两摇荡。归时曲岸傍,恰见贵游郎。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将嗔却成哂,相问那能隐。虽怜郎意深,终嫌妾家近。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烟波三十里,都是断肠情。
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宋代。陆游。 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独鹤警秋露,双萤明屋梁。卧闻机妇织,感叹夜初长。
武功驿留题。宋代。李新。 雾捲马蹄尘自起,东风送渡咸阳水。故园花木绿成围,犹向关中见桃李。闻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为日驭,潜入北海分幽阴。长安今过何曾识,此度刘郎老于昔。终南入望眼长青,渭水翻波心更赤。只今身在选官图,梦守么么五十馀。衣轻跃骏美年少,爱尔平时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