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紫燕寂无喧,新声最好是闻蝉。
栖烟初噪如喧籥,吸露才停似断弦。
乍向风前闻杳袅,营营嘈嘈鸣不了。
断续能牵客梦长,凄凉解动羁愁早。
一番蜕脱已身轻,最是居高韵更清。
莫道转丸秽壤底,冠騑还比侍臣荣。
长乐宫中百鸟静,十二帘开漏方永。
忽向上林翻下苑,多少蛾眉倚阑听。
隋堤千树柳如烟,无情偏向夕阳天。
切切自将亡国恨,凄凄欲共路人言。
蝉声到处何曾别,人心听来有悲悦。
何如一枕北窗眠,喧寂都忘闻见绝。
听蝉曲。明代。张羽。 黄莺紫燕寂无喧,新声最好是闻蝉。栖烟初噪如喧籥,吸露才停似断弦。乍向风前闻杳袅,营营嘈嘈鸣不了。断续能牵客梦长,凄凉解动羁愁早。一番蜕脱已身轻,最是居高韵更清。莫道转丸秽壤底,冠騑还比侍臣荣。长乐宫中百鸟静,十二帘开漏方永。忽向上林翻下苑,多少蛾眉倚阑听。隋堤千树柳如烟,无情偏向夕阳天。切切自将亡国恨,凄凄欲共路人言。蝉声到处何曾别,人心听来有悲悦。何如一枕北窗眠,喧寂都忘闻见绝。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赴昆山悼顾武祥。明代。皇甫汸。 东山辞满日,北郭送归年。驻马旌方举,鸣笳座已迁。伤心宿草地,洒涕菊花天。赖有徐卿子,宁云似舅贤。
木犀花 其二。宋代。方一夔。 招隐谁招到碧岩,自嫌黄绶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来混圣凡。胜赏莫辞空百盏,丽酬不记达千函。竦身便脱尘埃去,径上清虚谢辔衔。
台郡八景。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台上,放眼遥空碧海中。不使一层楼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穷。龙门倒射沧溟日,蜃气消沉岛屿风。浩淼流波归巨壑,茫茫大半是朝东。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宋代。陆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我老正须闲处著,白云一半肯分无?
寄茅山道友三绝。宋代。周文璞。 伏事三茅过一生,痴心不望羽车迎。旧时手种黄龙子,今解升云入太清。